他已经在我床边守了两天。夜里我咳得厉害,他能立刻从睡梦中惊醒,伸手探我的额头,把温水递到我嘴边。我看他眼睛里的红血丝,心里揪着疼。
“我想喝点粥。”第三天早上,我哑着嗓子说。其实没什么胃口,就是看他太着急,想让他做点事分分心。
他眼睛亮了一下:“好,我这就去熬。”
我们的厨房是开放式的,从卧室门缝能看见他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。我听见他打开米柜的声音,接着是轻轻的惊呼——米缸见了底。
“我去买米!”他朝卧室喊了一声,接着是窸窸窣窣穿外套的声音。
“别去了,”我努力提高声音,“外面那么冷,将就吃点别的吧。”
门已经关上了。我听着他咚咚咚下楼的脚步声,心里又暖又酸。我们住在七楼,没有电梯。
大约半小时后,他回来了,头发上都是雪花,鼻子冻得通红,手里拎着一小袋米。后来我才知道,他跑了两条街,才找到一家开门的小超市。
“买到了,”他搓着手哈着气,“是东北大米,卖米的说这种米熬粥最香。”
他开始淘米。我悄悄挪到床沿,从门缝里看他。他舀了一小碗米,放在水龙头下,手指在冷水里仔细地搓洗。一遍,两遍,直到水变得清澈。他的手指很快冻得发红——我们家的热水器在浴室,厨房只有冷水。
然后他开始泡米。把洗净的米用温水泡上——后来他告诉我,这是他在网上查的,说米泡半小时,熬出来的粥会更绵密。他像个认真的学生,把手机立在料理台上,一边看教程一边操作。
泡米的时候他也没闲着,切姜丝,洗红枣。他的刀工我一直不敢恭维,姜丝切得粗粗细细,红枣去核时笨手笨脚。可那天,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认真的刀工。
米泡好了,他把它倒进砂锅,加了满满一锅水。开大火,然后守在灶台边,拿着勺子轻轻搅动。
“为什么要一直搅?”我忍不住问。
他回头,看见我醒了,快步走过来把我按回被窝:“网上说,现在搅是为了防止粘锅。等开了就要转小火,慢慢熬。”
水开了,他调成小火,砂锅盖留一条缝。粥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,米香慢慢飘出来,很淡,但很坚定,像冬日里第一缕阳光。
他每隔一会儿就去看看,用勺子撇掉浮沫。我让他坐下休息,他摇头:“得看着火候,粥最讲究火候了。”
一个小时后,粥已经熬得差不多了,米粒开花,水米交融。他加入姜丝和去核的红枣,又撒了一小把枸杞。
“再熬十分钟就好。”他回头对我笑,额头有细密的汗珠。
最后的十分钟格外漫长。粥香越来越浓,从门缝里钻进来,温柔地包裹着我。那不只是米香,还有枣的甜香,姜的辛香,它们混合在一起,成了世界上最好的药。
终于,他端着碗进来了。白瓷碗里,粥熬得恰到好处,米粒几乎化掉,只有些许形状,粥汤浓稠润泽。米油浮在表面,像一层极薄的丝绸。红枣饱满,枸杞红艳,姜丝金黄。
他扶我坐起来,在我背后垫好枕头,然后舀一勺粥,轻轻吹气,递到我嘴边。
第一口粥下去,我的眼泪就下来了。
粥不烫不凉,温度正好。米香在嘴里化开,带着天然的甜。姜的微辣恰到好处,红枣煮得软烂,甜味完全融进了粥里。每一口都顺滑如丝,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。
“怎么了?不好喝吗?”他慌了。
我摇头,说不出话,只是流泪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这碗粥里熬的不仅是米和水,更是他的守候,他的焦急,他冒雪买米的寒冷,他淘米时冻红的手指,他守在灶台前的一个多小时,还有他全部的爱。
我一口一口地喝,他一口一口地喂。一碗粥喝完,我出了一身汗,感觉堵塞的鼻子通了,沉重的身体轻了。
“睡一会儿吧。”他替我擦嘴,掖好被角。
我抓着他的手:“你也睡。”
他点点头,在我身边躺下。粥的香气还在房间里弥漫,像一层温暖的保护罩。我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,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,突然觉得生病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了。
后来我好了,他倒下了——被我传染的。轮到我给他熬粥。我学着他的样子,淘米,泡米,大火煮开,小火慢熬。我才知道,熬一碗好粥需要这样的耐心和细心。
当我把粥端到他面前时,他笑了:“咱们这算不算是‘粥’而复始?”
我也笑了。
现在,每当我经过厨房,看见那个砂锅,就会想起那碗粥。它让我知道,爱有时候很宏大,海誓山盟,赴汤蹈火;但更多时候,它很微小,小到只是一碗熬得刚刚好的粥,小到只是有人愿意在寒冷的早晨为你跑两条街,愿意在灶台前守一个多小时,只为让你喝上一口舒服的。
后来我们家里永远备着东北大米,他说这是“战略储备物资”。偶尔我工作太累,胃口不好,他还会熬一碗粥。每次喝粥,我都会想起生病的那几天,想起那碗救了我的粥。
也许以后我们还会生很多次病,还会遇到很多困难,但我不怕了。因为我知道,无论什么时候,总会有人为我熬一碗粥,总会有人守在我身边。而生活,就像熬粥一样,急不得,快不得,只有用足够的耐心和爱,才能把最普通的米和水,熬成最温暖的滋养。
那碗粥的味道,我会记一辈子。不是因为它有多美味,而是因为它在最需要的时候,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我:你被深深地爱着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百图曝光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94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9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79)
348岁做直播卖水果,一开始没人看,后来靠真实试吃涨粉卖货阅读 (79)
4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78)
5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