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充电宝网购付款后商家不售后

    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晚上,我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。手里的旧充电宝已经不太灵光了,充半天电,用不了一个小时就报警。正好看到平台上有个商家在搞活动,一款宣称超大容量的充电宝正在促销,页面做得特别漂亮,闪亮的图片,醒目的“快充”、“安全”、“耐用”字样,底下还有好几页的好评。我没多想,想着反正也就百来块钱,直接下单了。

    三天后,我收到了那个充电宝。拆开包裹,白色的盒子看起来挺精致,拿在手里也有些分量。我按照说明给它充满了电,头两次用着确实不错,能给我的手机充满两次还有余电。我心里还挺美,觉得这钱花得值。

    可谁能想到,就在买来的第十五天,问题出现了。那天我出差在外,正用着它给手机充电,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焦糊味,紧接着充电宝变得滚烫,指示灯胡乱闪烁了几下,就彻底熄火了。无论我怎么按开关,接上电源,它都像块砖头一样,毫无反应。

    我一下就慌了,倒不是心疼这一百多块钱,而是后怕——要是它在夜里充电时出事,或者在包里着火怎么办?回到家,我立刻联系了商家。客服回应得倒是不慢,但态度就像设定好的程序。

    “亲,我们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质检的哦。”
    “亲,是不是您使用不当呢?比如摔过或者进过水?”
    “亲,充电宝属于耗材,超过七天无理由退换期了哦。”

    我一再解释,我没有摔过,更没有让它碰过水,正常使用下它就突然坏了,而且还伴有焦糊味,这显然是产品质量问题。我甚至拍了照片,把彻底无法开机的状态录了视频发过去。

    可商家的回复永远是那几句车轱辘话,像一堵软绵绵的墙,把你所有的力气都卸掉。他们反复强调“超过七天”,对“产品质量”和“安全隐患”这两个核心问题避而不谈。最后,大概是嫌我烦了,直接甩过来一句:“亲,这种情况我们无法处理呢。”然后,就再也没有回应了。我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那种感觉,真的特别憋屈。明明我是受害者,花了钱,买了个有安全隐患的残次品,到头来却好像是我在无理取闹。我不甘心,又去找了平台的官方客服。平台客服倒是客气,记录了我的订单号和问题,说会去和商家沟通。

    等待的那几天,我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。也许平台能主持公道呢?也许商家会迫于压力给我处理呢?

    几天后,平台客服的回访电话来了,语气礼貌却爱莫能助:“先生,我们已经尽力协调了,但商家坚持拒绝售后。我们平台只能对商家进行记录和扣分处理,无法强制他们进行赔偿或退货。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包裹了我。我知道,这件事,大概率也就到此为止了。为了这一百多块钱,我不可能再去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但这件事像一根小刺,扎在心里,不疼,却总是能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。

    我拿着那个已经冰冷的充电宝,翻来覆去地看。它依旧有着光鲜的外壳,可里面却已经是一堆废铜烂铁。我回想起下单那一刻的轻率,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和夸大的宣传语轻易说服,却没有花几分钟去看看追评,去查查这家店铺的信誉和开店时长。那些所谓的“好评”,现在想来,有多少是像我一样,在刚收到货那几天觉得“还行”就顺手写的?又有多少,是根本来不及写,东西就坏了?

    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太深刻了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坏掉的充电宝,更像一盆冷水,浇醒了我。我开始明白,在网络上购物,尤其是在买这些涉及安全的产品时,绝不能只看商家想让你看的东西。那些漂亮的页面、煽动的文案,可能都是糖衣炮弹。

    后来,我再网购类似的东西,一定会耐着性子翻到最后一页看追评,特别关注那些有图片有细节的中差评;我会仔细查看店铺的资质、开店时间,以及动态评分是否低于同行;我也会下意识地去搜索一下这个品牌有没有相关的投诉或负面新闻。

    那个废掉的充电宝,我没有扔掉,把它放在了书架的角落里。它像个沉默的警示牌,每次看到它,都会提醒我: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,是真实的交易和责任。商家的信誉,不是靠几句口号喊出来的,而是通过一件件商品的品质和一次次完善的售后服务积累起来的。

    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在按下“付款”按钮之前,多一份谨慎和清醒,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。我们的每一分钱,都应该为值得的商品和值得的商家投票。而那次不愉快的经历,虽然让我损失了一百多块,生了一肚子闷气,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消费。这堂课,代价不算大,但足够让我记很久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