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位家长好,学校通知需要收取下学期的班费共计398元,请扫码支付并在备注写明学生姓名。”
消息后面紧跟着一个二维码。
我手指都已经放在扫码按钮上了,突然停住了。不对劲啊,陈老师从来不会在晚上七点多发通知,而且她一向很体谅家长,这种收费都会提前在家长群里通知,不会这样突然私聊。
我点开陈老师的微信头像,发现朋友圈变成了一条横线。上周我还看见她发班级活动的照片呢。心里咯噔一下,我退出聊天窗口,找到家长群。群里静悄悄的,没有任何关于收费的通知。
“陈老师,请问是现在就要交吗?”我试探着回复。
对方秒回:“对的,学校催得急,今晚必须统计完。”
这语气...陈老师平时说话都会带个笑脸表情,从没用过这么生硬的语气。而且“统计完”这个词,听起来更像是办公用语,不像老师会说的话。
我的手心开始冒汗。就在这时,手机响了,是女儿同班同学晓雅的妈妈打来的。
“你收到陈老师让交班费的消息了吗?”她的声音很急。
“收到了,正准备问你是不是真的。”
“假的!我刚给陈老师打了电话,她说根本没有这回事!她已经接到好几个家长的电话了,现在正在家长群里发紧急通知呢!”
我赶紧点开家长群,果然看见陈老师连发了三条消息:
“紧急通知:有骗子冒充我向家长收取班费,请各位家长切勿转账!学校近期没有任何收费项目!”
“骗子盗用了我的微信头像和昵称,但仔细看微信号是不一样的!”
“已经转账的家长请立即联系我!”
群里顿时炸开了锅。有家长说差点就转了,有家长愤怒地谴责骗子,还有家长说已经举报了那个假微信号。
我的手在发抖。398元不算多,但想到如果转了这笔钱,不仅损失了钱,更让人后怕的是——骗子是怎么知道我是谁的家长?怎么知道陈老师是班主任?他们从哪里获取了这些信息?
第二天送女儿上学,在校门口碰见陈老师,她的眼圈是黑的。
“昨晚一宿没睡好,”她苦笑着,“一直在处理这件事,安抚家长,向学校汇报。最让我难过的是,有三位家长还是上当了。”
她告诉我们,其中一个家长是独居老人,带着孙子,平时省吃俭用,398元对她来说是一周的生活费。老人不会用电子支付,还是第二天特意去银行转账的。
“知道真相后,老人一直在哭,说对不起儿子媳妇给的生活费...”陈老师的声音哽咽了。
那一刻,我心里特别难受。我们总是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,觉得自己足够警惕,可骗子每天都在研究新的手段。他们利用我们对老师的信任,对孩子的爱,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。
这件事之后,我们班级成立了家长联防小组。任何收费都会在群里接龙确认,班主任发重要通知后会立即打电话核实。我们还请了派出所的民警来给家长们做防诈骗讲座。
民警告诉我们,这种诈骗之所以能成功,是因为骗子通过某些渠道购买到了家长信息,包括孩子的姓名、班级、班主任是谁。他们通常会选择晚上行动,因为这个时间老师可能已经下班,不方便及时核实。
“永远记住,”民警说,“涉及到钱,再小的金额也要多方确认。一个电话就能避免损失。”
现在,每次收到任何看似官方的收费通知,我都会先停下来,深呼吸,然后打电话确认。那个周三晚上的经历像一记警钟,时刻提醒着我: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信任需要智慧来护航。
昨天,我又收到一条短信,说是小雨的培训班要续费。这次,我微笑着拨通了培训机构的电话。果然,又是骗子。
你看,他们从不休息。但我们,也学会了不再轻易相信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百图曝光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72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1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66)
348岁做直播卖水果,一开始没人看,后来靠真实试吃涨粉卖货阅读 (57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56)
5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