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他的承诺,从来没有兑现的可能

    我有个朋友,叫阿杰。我们认识快十年了,这十年来,我听他说过最多的三个字就是——“你放心”。

    第一次听他说这话,是刚认识没多久。那会儿我们都在城南一家小公司跑业务,有天我急着去见客户,电动车在半路抛锚了。正焦头烂额时,阿杰骑车经过,二话不说载上我。路上他说:“你放心,肯定赶得上。”结果我们还是迟到了十五分钟,客户已经走了。他挠挠头说:“下回我早点出门,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后来熟悉了,发现这是他说话的习惯。约吃饭,“你放心,我找的地方绝对好吃”;一起合租,“你放心,卫生我包了”;工作上遇到难题,“你放心,我来想办法”。起初大家都觉得他靠谱,可时间久了,才发现这些承诺像秋天的落叶,说的时候满满当当,落地后就再没人记得。

   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年前。那时他谈了个女朋友小雯,姑娘温温柔柔的,看他的眼神里全是光。阿杰常说:“小雯你放心,等我这个项目成了,我们就买房结婚。”小雯总是笑着点头。可项目一个接一个黄了,他依然说:“你放心,下个项目肯定行。”

    去年冬天特别冷,小雯父亲住院需要手术费,她来找阿杰。阿杰拍着胸脯:“你放心,我找我表哥借,他答应过的。”那一周,小雯每天往医院跑,眼睛总是红的。周五晚上,阿杰耷拉着脑袋回来,手里只提着两袋水果。“表哥说他最近也紧张……”他没敢看小雯的眼睛。

    小雯走的那天没哭也没闹,只是轻轻说了句:“阿杰,你的‘你放心’,我再也放心不下了。”

    阿杰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。我们都以为这次他会改,可没过两个月,他又开始说“你放心”了。对同事说放心,对朋友说放心,对新认识的姑娘说放心。那些承诺像蒲公英的种子,轻轻一吹就散在风里,连他自己都找不回来。

    上个月,他母亲从老家来看他。老太太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,在火车站等了他两个小时。他原本说“你放心,我准时到”,结果睡过头了。老太太不识字,不会用手机导航,就坐在台阶上等。等我们找到她时,她笑着说:“没事,我知道杰娃忙。”

    那天晚上,阿杰来我家喝酒,第一次说起小时候的事。他父亲走得早,母亲在纺织厂做工,每天站十二个小时。小学放学后,他就坐在厂门口的石墩上写作业,等母亲下班。母亲总是说:“杰娃放心,妈这个月加班,下个月就给你买新书包。”可下个月总有新的难处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知道妈妈不容易,”阿杰眼睛红红的,“可每次她说‘放心’的时候,我心里就特别踏实,哪怕知道可能实现不了。”

    我突然明白了。那些轻易说出口的承诺,从来不是给别人听的,是说给自己听的。在说出“你放心”的那一刻,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坐在石墩上等妈妈下班的小男孩,暂时忘记了生活的艰难,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。

    可生活不是童话。石墩会消失,工厂会拆迁,那个总是说“放心”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,而曾经相信他每一句“放心”的人,也都慢慢走散了。

    昨天在街上遇见阿杰,他正打电话:“这个方案你放心,我周末肯定做完……”挂断电话,他看见我,苦笑着摇摇头。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影子看起来特别疲惫。

    我什么都没说,只是拍拍他的肩膀。有些习惯像刻在骨头里的印记,改不掉,也抹不平。也许对他来说,“你放心”早已不是承诺,而是一种本能——本能地想要让在乎的人安心,哪怕只是片刻;本能地逃避那些可能无法兑现的尴尬;本能地重复着童年里最熟悉的对话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,当夜深人静时,他会不会想起那些被他用“你放心”安慰过的人,会不会计算这些轻飘飘的承诺在别人心里留下了多深的沟壑。

    也许他永远都不会改了。这世上有的人就是这样,他们不是故意要骗谁,只是太害怕看见别人失望的眼神,所以不停地用承诺筑起一座脆弱的堡垒。堡垒里面,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还在石墩上等着妈妈下班,等着一个终于能够兑现的“你放心”。

    而我们这些听惯了“你放心”的人,也渐渐学会了不再真的放心。不是不信任,只是明白了——有些承诺,听听就好,就像听风过耳,不必当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