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结婚后一起学书法,修身养性也增进感情

    和老婆结婚第三年,我们之间好像进入了一种奇怪的节奏——她刷她的短视频,我打我的游戏,明明坐在同一张沙发上,却像隔着条河。直到那个周末下午,我看着手机屏幕上“胜利”的字样,转头看见她正对着手机里别人的生活傻笑,突然觉得,我们不该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“要不,我们学写毛笔字吧?”我放下手机,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她愣了一下,关掉视频:“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学书法,就那种,一起写毛笔字。”

    她笑了,不是平时那种敷衍的笑,眼睛真的弯了起来:“你?那个连生日卡片都懒得写的人?”

    那个周末,我们真的去了文具市场。店里墨香扑鼻,老板娘很热情,听说我们是夫妻一起来学,特意推荐了配套的文具——两支中楷狼毫、两刀毛边纸,还有一块可以用很久的墨锭。

    “很多人一起学,没几天就放弃了。”老板娘一边包装一边说,“你们能坚持多久?”

    “试试看吧。”我和老婆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开始真的很难。我第一次握毛笔,手抖得像得了帕金森。老婆也好不到哪去,她写的横像蚯蚓爬,我写的竖像筷子插在米饭上。墨汁溅得到处都是,她的鼻尖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了一点黑,我笑了她半天,直到她拿出手机自拍才发现自己也在额头上来了一道。

    但我们约好了,每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必须一起写。最初的几个月,进步慢得让人沮丧。她性子急,写不好就生自己的气,有次差点把笔扔了。我按住她的手:“急什么,又没人催我们。”

    她瞪我一眼,却慢慢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改变是悄悄发生的。我不再一回家就打开游戏,她会提前把书房收拾好,铺上毛毡。那个总被我们忽略的房间,慢慢成了家里最温暖的地方。冬夜里,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两张并排的桌子,她研墨,我铺纸,热水在旁边的电水壶里咕嘟咕嘟地响。

    我们开始能写像样的字了。她喜欢赵孟頫的秀美,我偏爱颜真卿的浑厚。有时她会凑过来看我的字,点点头说“这个捺有进步”;有时我会站在她身后,看她一笔一画地临帖,那时她的侧脸特别专注,睫毛在灯光下投出细密的影子。

    最难忘的是去年秋天,她父亲生病住院。那一个月,她医院家里两头跑,整个人瘦了一圈。有天晚上,我发现书房灯亮着,她正在写字,纸上反反复复就一个字——“静”。写了一遍又一遍,墨迹深深浅浅。

    我什么都没说,只是拿起另一支笔,在她旁边坐下,开始写我最熟悉的《兰亭序》。不需要交谈,笔在纸上的沙沙声就是最好的陪伴。写到“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”时,我听见她轻轻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。”她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谢什么?”

    “谢谢你想出这个主意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书法于我们,早已不是修身养性那么简单。它成了我们之间的另一种语言——在那些不知该如何安慰对方的时刻,在那些快乐得想要铭记的瞬间,我们不需要太多言语,只需要铺开纸,研好墨,让心情随着笔尖流淌。

    现在,我们一起学书法两年了。上个月我们合作完成了一幅作品——她写诗,我题跋,装裱起来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。偶尔还是会为谁的布局更好看争几句,但更多时候,是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昨天整理书柜,翻出刚开始学书法时的练习纸,那些歪歪扭扭的字现在看起来简直惨不忍睹。老婆指着其中一张说:“你看,这张是我写的‘永’字,像不像一只喝醉的蜘蛛爬出来的?”

    我们都笑了。

    其实婚姻就像学书法——开始谁都写不好,会手抖,会洒墨,会怀疑自己根本不适合。但只要身边有个人陪你一起写,慢慢地,横平竖直就都有了模样。那些共同度过的夜晚,那些相互指点时的靠近,那些完成一幅作品时击掌的瞬间,都在墨香里沉淀下来,成了婚姻最扎实的底色。

    如今每个周末的午后,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户,在我们铺开的宣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她泡一壶茶,我打开砚台,这个习惯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。笔尖落下时,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决定学书法的下午——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随意的决定,却也是最好的决定之一。

    因为我们学的不只是如何把字写好,更是如何在漫长的婚姻里,找到一种让彼此都舒服的节奏,在横竖撇捺间,写出属于我们两个人的、独一无二的人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