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“无添加酱油” 偷偷加苯甲酸钠防变质

    我到现在还记得,第一次走进那个酱油厂车间时的样子。

    那是我们镇上最大的厂子,门口挂着“传统酿造”“无添加”的大牌子,在太阳底下亮闪闪的。我刚去的时候,心里挺自豪的——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,给家里买酱油都觉得腰板直。

    我被分到了灌装车间。流水线轰隆隆地转着,一瓶瓶褐色的酱油从眼前过去,我的活儿就是盯着,别让瓶子倒了或者漏了。干了几天,我发现个事儿——每隔一阵子,流水线旁边就会有个老师傅,提着个白色的小桶过来,往酱油的大储罐里加东西。那东西白白的,像细盐,倒进去搅一搅,就没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王师傅,这加的啥呀?”有一次我忍不住问。

    老师傅眼皮都没抬:“不该问的别问,做好你的事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嘀咕,但也没多想。直到一个月后,我被调到了夜班的配料间。

    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的“秘密”。

    配料间不大,墙上贴着醒目的绿色标语:“纯粮酿造,零添加,回归本味”。可就在标语下面,放着几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白色大袋子。领班老李指着其中一个说:“这是苯甲酸钠,每天晚上,按照万分之五的比例,加到那个大罐子里去。”

    我愣住了。苯甲酸钠?那不是防腐剂吗?我们不是“无添加”吗?

    老李大概看出了我的疑惑,笑了笑,那笑容有点复杂:“小伙子,你以为酱油真能什么都不加就放一两年不坏?夏天这么热,运输途中温度更高,不长毛、不发酵才怪。到时候客户投诉,退货,谁承担得起?”

    他边说边熟练地操作着。先把那白色粉末用温水化开,然后通过一个细管子,直接注入到正在输送的酱油里。整个过程很快,不过几分钟,那桶“无添加”的酱油,就已经不再是标签上写的那回事了。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咱们广告上不是说……”我喉咙发干。

    “广告是广告,实际是实际。”老李拍拍我的肩膀,语气像是安慰,又像是警告,“大家都这么干。不然成本得多高?保质期得多短?这事儿你知道就行,别往外说。咱们厂给的工资不低,对吧?”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我想起我妈去超市,拿着两瓶酱油对比半天,最后因为瓶身上“无添加”三个字,多花了八块钱买了我们厂的。她当时还跟我说:“贵是贵点,但吃着放心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像堵了块石头。

    在配料间干久了,我慢慢摸清了这里面的门道。

    苯甲酸钠是常客,为了防止酱油发酵、变质。有时候,为了颜色更漂亮,还会偷偷加一点焦糖色;为了让鲜味更足,会加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二钠。而这些,在配料表上,永远不会出现。

    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话术来应对检查。所有添加剂的采购记录都是单独的,不入大账。检查来了,就把那几袋东西迅速藏到隔壁的杂物间。平时车间里干干净净,标语鲜亮,任谁看了都觉得这是个“良心企业”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受的是一次厂里的质量大会。领导在台上慷慨激昂:“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酱油!要让老百姓吃到小时候的味道!我们的理念就是—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!”

    台下掌声雷动。我站在工人中间,手都抬不起来。我看着身边那些工友,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。我知道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,根本不知道夜班配料间里发生的事。知道了又能怎样呢?都是为了混口饭吃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崩溃的,是我儿子学校的一次实践活动。

    孩子们来厂里参观,我儿子也在里面。他拉着我的手,小脸兴奋得通红:“爸爸,我们同学都说咱们厂的酱油最健康!老师也这么说!”

    他站在“零添加”的大牌子下面,让我给他拍照。镜头里,儿子笑得那么灿烂,那么自豪。可透过镜头,我能看到牌子后面那个不起眼的小门——那里,就是每晚我们偷偷添加苯甲酸钠的配料间。

    那一刻,我的手在发抖。

    晚上回家,饭桌上摆着儿子最爱吃的红烧肉——当然,用的是我们厂的酱油。他吃得香极了,不停地说:“爸爸做的饭最好吃了!”

    我嘴里那块肉,怎么也咽不下去。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卡住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不舒服?”妻子问。

    我摇摇头,放下碗筷,走到阳台上。夜风吹在脸上,我却觉得憋闷得快要窒息。楼下邻居家的窗户里,飘来炒菜的香味。我几乎可以肯定,很多人家用的,都是我们厂的酱油。

    那一刻,我特别想哭。我觉得自己像个骗子,骗了父母,骗了妻儿,骗了所有信任我们的街坊邻居。

    后来,我申请调回了最初的灌装车间。虽然工资少了一点,但至少,我可以不用亲手去加那些东西了。

    但我依然无法摆脱那种负罪感。每次看到超市货架上我们厂的产品,看到消费者认真阅读标签后放心地放进购物车,我的心都会揪一下。我想起老李说过的话:“大家都这么干。”是啊,也许这真的是行业公开的秘密。可正因为大家都沉默,这个谎言才能一直继续下去。

    去年冬天,我老家一个亲戚特意托我买几箱我们厂的酱油,说要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寄去。“孩子一个人在外面,吃的东西得注意。你们厂的酱油放心!”亲戚说这话时,脸上全是信任。

    我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。我去仓库取了几箱,看着那精美的包装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些酱油将会跨越千里,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,进入一个相信“无添加”的年轻人的厨房。她可能会用它做菜给朋友吃,可能会用它拌面当晚餐,她永远不会知道,这瓶酱油里,藏着连我都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。

    这瓶酱油里,有我的沉默,有我的妥协,也有我日复一日的自我安慰——“我只是个打工的,我能改变什么?”

    可是,每当我深夜下班,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着镇上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,听着炒菜的声音,闻着饭菜的香味,我都会想:也许总有一天,我会鼓起勇气,说出这一切。不是为了揭发谁,只是为了让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后面的人们,能够真正地、放心地吃上一顿饭。

    毕竟,信任这东西,就像酱油本身一样,一旦掺了假,就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个纯粹的味道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