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冒充电商客服以退款名义骗转账

    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二下午,阳光懒洋洋地照进客厅。我刚吃完午饭,正收拾着碗筷,手机就响了。是一个陌生的号码,归属地显示是杭州。

    “您好,是陈女士吗?我是XX电商平台的售后客服,工号3875。”

    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,听起来很专业,语气温和但略带急促。她准确地说出了我三天前购买的一条连衣裙的品牌、颜色、尺寸,甚至我留下的收货地址都一字不差。这让我瞬间放下了戒备。

    “很抱歉打扰您。我们检测到您购买的这批连衣裙存在严重的甲醛超标问题,已经有不少顾客反馈出现了皮肤过敏的情况。为了您的健康考虑,平台决定紧急召回所有问题商品,并对您进行双倍赔偿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那条裙子我确实还没拆开试穿,没想到竟然有质量问题。同时,又有点庆幸——幸好客服负责,主动联系了我。

    “那我现在需要做什么?把裙子寄回去吗?”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,”客服立刻说,“为了节省您的时间,我们采用线上直接退款。您只需要按照我的指引操作,十分钟内就能完成退款。赔偿金会直接退到您的支付账户。”

    听起来合情合理,我完全没起疑心。

    “好的,那我需要怎么做?”

    “请您先打开支付宝,我指导您操作。”

    我依言打开支付宝,心里还想,大平台就是正规,流程这么顺畅。

    “现在,请您在搜索框里输入‘备用金’,然后点击进入。”

    我照做了,那是个我从没注意过的功能。页面显示我可以领取500元的备用金。

    “点击领取,”客服说,“这500元就是我们平台先行垫付的赔偿金。”

    我犹豫了一下:“可是我的裙子只花了239元,双倍赔偿应该是478元,这多了22元啊。”

    “没关系的,”客服解释道,“系统设置的最低额度就是500元,多出来的部分您之后退还给我们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解释听起来有点牵强,但当时的我被“甲醛超标”“皮肤过敏”这些词吓住了,只想快点解决这个问题,就点击了领取。500元立刻到了我的支付宝余额。

    “好的,陈女士,现在请您下载一个‘开会宝’App,这是我们内部的处理平台,客服经理会在线上指导您完成多余的22元退款。”

    现在回想起来,这里本该是个巨大的红色警报——一个电商平台的退款为什么要通过开会软件来完成?可当时,我的思维就像被一条看不见的绳子牵引着,一步步走向他们设好的陷阱。

    下载好App后,我进入了一个视频会议室。对方关闭了摄像头,我只能听到一个自称“客服经理”的男性的声音。他的语气比之前那个客服更强硬,语速更快,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。

    “陈女士,由于您多领了22元备用金,现在需要立即关闭备用金通道,否则系统会每天从您的账户自动扣款500元,连续扣一年。”

    每天扣500,连续一年?那就是十八万多!我一下子慌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?那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您别急,按照我说的做就能解决。现在请您打开手机银行App,我需要确认您的账户是否具备自动关闭备用金的功能。”

    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扼住了我的喉咙。我慌忙打开手机银行,在对方的指导下,开始操作。

    “现在请查看您的账户余额,然后告诉我具体数字。”

    我如实告诉了他——我的储蓄账户里有38600元,那是准备给孩子交下学期学费的钱。

    “好的,现在请您向这个指定账户转账38600元。”

    “转账?为什么我要转账?”我终于感到不对劲了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真正的转账,陈女士,”对方的语气依然镇定,“这只是系统的一个验证流程。您的钱转过来后,会立刻原路退回,同时就会激活关闭备用金的功能。如果不在半小时内完成,系统就会开始自动扣款了。”

    我的大脑一片混乱。理智告诉我这很可疑,但恐惧压倒了一切——十八万的债务,我怎么可能承担得起?

    “快点决定,陈女士,时间不多了。您看,我们之前的所有信息都是准确的,如果不是真正的客服,怎么可能知道您购买的详细信息呢?”

    这句话成了压垮我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是啊,他们知道我的所有信息,应该是真正的客服吧……也许大平台的流程就是这么奇怪?

    我的手在发抖,额头渗出冷汗。在对方的不断催促下,我完成了那笔38600元的转账。

    点击“确认”的那一刻,世界仿佛静止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,转账成功了,钱什么时候退回来?”我声音颤抖地问。

    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,然后我听到了我永远忘不了的声音——那是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笑声,带着轻蔑和得意。

    “等着吧。”他说,然后挂断了电话。

    忙音“嘟嘟”地响着,我愣在原地,手里还紧紧握着发烫的手机。

    几分钟后,我试着回拨那个杭州的号码,已经无法接通。开会宝会议室也解散了。我像疯了一样不断刷新手机银行,但那38600元再也没有回来。

    我瘫坐在地上,浑身冰冷。客厅里的阳光还是那么明媚,但我的世界已经崩塌了。

    后来我报了警,做了笔录。警察告诉我,这是典型的“冒充电商客服”诈骗。我的购物信息可能是在某个环节被泄露了。那些骗子利用人对官方机构的信任,先用小额“赔偿”获取信任,然后制造恐慌,最终骗走大额资金。

    “这种案子很难破,”警察无奈地说,“骗子都在境外,钱转出去几分钟内就被分散到几十张卡里取走了。”

    那段时间,我几乎不敢接任何陌生电话。每次手机响起,我都会心惊肉跳。我不断地自责:为什么那么傻?为什么在对方让我转账时没有挂断电话?为什么没有先联系平台官方客服核实?

    38600元,是我四个月的工资。那段时间,我晚上睡不着,闭上眼睛就是那个客服经理的声音。我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,只能和丈夫抱头痛哭。原本计划的孩子暑假旅行取消了,我连菜市场都不敢多去,生怕多花一分钱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过的是,当我向朋友倾诉时,她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种骗局新闻上天天报,你怎么还会上当?”

    是啊,我怎么还会上当?现在冷静下来想,当骗局针对你个人设计时,当对方掌握了你的准确信息时,当恐惧支配了你的大脑时,理智往往会退居二线。那些看似明显的破绽,在特定的情境下都会变得合理。

    这段经历已经过去一年多了,钱追回来的希望渺茫。我把它写出来,不是想博取同情,而是希望我的教训能成为别人的警示。

    现在的我,接到任何自称客服的电话都会直接挂断,然后自己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。我的手机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,对个人信息更加保护。这些骗局每天都在更新,但核心不变——最终都会引导你转账。

    请记住,无论对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,无论他们掌握了多少你的信息,无论他们制造了多么紧急的状况,一旦提到“转账”、“汇款”、“下载不明App”,请立刻挂断电话。那扇门,千万不要打开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想不劳而获,而我们的辛苦钱,很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。保护自己,从挂断那通可疑的电话开始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