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图曝光网百图曝光网

毕业照里的约定,没熬过现实

    那张毕业照,现在还压在我书架最显眼的位置。照片里,我们六个人,穿着宽大的学士服,在图书馆前的台阶上挤作一团,笑得没心没肺。阿杰搂着我的肩膀,手指比着老土的“V”字;小雨靠在我另一边,眼睛弯成了月牙。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,可谁也没舍得眯起来,都努力把眼睛睁得大大的,好像这样就能把青春看得更清楚一点。快门按下前,我们扯着嗓子喊:“苟富贵,勿相忘!十年后,谁混得最好谁请客,去最贵的地方!”

    这一声约定,当时喊得那么响亮,仿佛未来真的会按照我们写好的剧本上演。

    刚毕业那半年,是我们最密集联系的日子。六个人的微信群从早响到晚。阿杰在广告公司实习,天天吐槽客户是“甲方界的泥石流”;小雨考上了老家的事业编,朝九晚五,总抱怨生活太安逸,胖了三斤;我在北京租了个十平米的小房间,白天跑采访,晚上写稿到凌晨。我们互相打气,在群里发“加油”“挺住”,好像只要六个人还在一起说话,那些初入社会的狼狈就都能一笑而过。

    第一次感觉到裂缝,是阿杰决定回老家。他在上海撑了两年,被房租和压力磨掉了所有锐气。临走前我们在群里给他云送行,他说:“兄弟们,我先撤了,回去开个小店,等你们衣锦还乡来照顾生意。”群里安静了几分钟,才陆续弹出“保重”“常联系”。那晚我盯着天花板,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,原来“熬不过现实”不是一句矫情的话,它真的会发生,而且就从最要强的阿杰开始。

    日子推着人往前走,越来越忙,联系也越来越少。群里从每天几百条消息,变成几天才有一条链接分享,最后只剩下节日时群发的祝福。朋友圈里的我们,渐渐活成了不同的样子——小雨在老家结婚生子,晒娃晒美食;阿杰的小店起起落落,偶尔发个“求关注”的广告;我还在北京漂着,发些只有同行才看得懂的行业动态。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,被现实的风吹向四面八方,落地生根,各自长成了陌生的模样。

    去年冬天,我因为工作路过小雨的城市。见面时差点没认出来——她胖了些,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怀里抱着两岁多的女儿。我们坐在商场里的连锁咖啡店,聊的都是育儿经和房价。我提起毕业照里那个想当摄影师的她,她愣了一下,然后笑了:“那时候啊,太年轻。”语气轻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。

    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联系,更是那个曾经以为无所不能的自己。

    上个月,阿杰在群里发了条消息,说他下个月结婚。群里瞬间炸出好多条祝福,仿佛大家都一直在。可当有人问起婚礼具体安排时,却尴尬地发现——六个人分布在五个城市,最近的一个也要坐三小时高铁。最后只有两个人能到场,其他人都被工作和家庭绊住了脚。

    阿杰说:“没事没事,理解理解。”还配了个大笑的表情。

    可我知道,有些东西真的回不去了。那个在毕业照里勾肩搭背、以为能永远在一起的我们,终究被时间冲散了。

    昨晚我又翻出那张毕业照,仔细看每个人的脸——那么年轻,那么笃定,仿佛全世界都在脚下。我记得拍完照那个下午,我们躺在操场上,看着天上的云慢慢飘过。阿杰说十年后要在马尔代夫聚会,小雨说要在私人游艇上,我说只要大家还在一起,在哪儿都行。

    十年之约马上就要到了。没有人再提起那个“最贵的饭局”,就像没有人再提起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梦想。

    原来,“没熬过现实”不是某天突然发生的决裂,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,在一次次欲言又止里,我们慢慢松开了彼此的手。它悄无声息,甚至没有一场像样的告别。

    照片还崭新如初,可照片里的人,已经走散在茫茫人海。也许这就是成长吧——我们终于学会了接受,有些约定,注定只能留在那年夏天的阳光里。而现在的我们,能做的只是在某个加班的深夜,翻出这张照片,对着那些灿烂的笑容,轻轻说一句:

    “那时候,真好啊。”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百图曝光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